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华中西医杂志》 > 2004年第15期
编号:10592754
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胃肠粘膜损伤的研究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中华中西医杂志》 2004年第15期
1胃肠粘膜受损的机制,2胃肠粘膜损伤的临床类型及特点,3Hp感染与NSAIDs胃肠粘膜损伤的关系,4防治措施,参考文献
     自1899年阿司匹林问世以来,非甾体类抗炎药物(non-steroidal anti-inflammatorydrugs,NSAIDs)由于具有良好的止痛、抗炎和退热作用,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除消炎镇痛外,还应用于预防心、脑血管疾病,降低结直肠癌及早老性痴呆等的发病率等。据估计全世界每天有近3000万人服用NSAIDs,美国每年约有40%的老年人服用此类药物,而且,随着人口老龄化,NSAIDs的应用有增加趋势。然而,长期应用NSAIDs会导致严重的胃肠粘膜损伤,有研究证实,在美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中,21%为NSAIDs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[1] 。在英国,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25%与应用NSAIDs有关 [2] 。长期用药者中至少有10%~20%的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,胃溃疡(GU)发生率为12%~30%,十二指肠溃疡(DU)发生率为2%~19%,NSAIDs使溃疡并发症(出血、穿孔等)发生的危险性增加4~6倍 [3] ,有将近35%的溃疡并发症与应用NSAIDs有关,因此,加强对NSAIDs致老年人胃肠粘膜损伤的研究尤为重要。

     1 胃肠粘膜受损的机制

    NSAIDs的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COX而抑制花生四烯酸合成PGs和血栓素。PGs是炎症主要介质,但同时又具备重要生理功能,在保护胃肠粘膜对抗损害方面起重要作用,这些作用包括:(1)抑制胃酸分泌;(2)促进HCO 3- 分泌;(3)增加胃粘膜血流灌注;(4)增加胃粘膜分泌粘蛋白和合成磷脂;(5)增加粘膜细胞增殖,在粘膜损伤后,促使其修复。因此,NSAIDs在发挥抗炎作用的同时,也干扰了生理性的PGs合成而导致胃肠粘膜损伤。

    1.1 COX途径 近年来研究发现,COX存在两种异构体:一种是构建型,称COX-1;一种是诱导酸,称COX-2。COX-1以基本构型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(如胃肠粘膜、肾脏、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等),促使生理性PGs合成以调节正常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;COX-2正常情况下除在前列腺、睾丸、子宫、脑和肺少量存在外,在其他组织细胞中几乎不存在,但在受损或其他刺激情况下其表达可急剧增加,导致PGs过度合成,后者作为一种重要炎症介质引起炎症反应。NSAIDs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(PGs)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环氧合酶(cyclooxygenase,COX),使花生四烯酸转变为PGs的过程受阻,通过抑制COX-2发挥抗炎作用,抑制COX-1产生胃肠道、肾脏等不良反应。

    1.2 非COX途径 研究证实,服用阿司匹林数分钟后即可发现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剥落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10442 字符